Monday, October 23, 2006

[转贴]猜猜我有多爱你——强烈推荐

来源地址:赵牧博客

推荐一个很好的童话故事

原地址:http://www.fsvs.ks.edu.tw/dp90/13/p006-1.htm


小兔子要上床睡覺了,他緊緊抓著大兔子的長耳朵。
他要大兔子好好的聽他說。

「猜猜我有多愛你。」
「噢,我大概猜不出來。」大兔子說。

「我愛你這麼多。」小兔子把手臂張開,開得不能再開。

大兔子有一雙更長的手臂,他張開來一比,說:「可是,我愛你這麼多。」
小兔子想:嗯,這真的很多。

「我愛你,像我舉的這麼高,高得不能再高。」小兔子說。

「我愛你,像我舉的這麼高,高得不能再高。」大兔子說。
這真的很高,小兔子想。希望我的手臂可以像他一樣。

小兔子又有一個好主意。他把腳頂在樹幹上,倒立起來了。
他說:「我愛你到我的腳趾頭這麼多。」
大兔子把小兔子拋起來,飛得比他的頭還高,
說:「我愛你到你的腳趾頭那麼多。」


小兔子笑起來了,說:「我愛你,像我跳的這麼高,高得不能再高。」
他跳過來又跳過去。

大兔子笑著說:「可是,我愛你,像我跳的這麼高,高得不能再高。」
他往上一跳,耳朵都跳到樹枝了。

跳得真高,小兔子想。真希望我也可以跳得像他一樣高。

小兔子大叫:「我愛你,一真到過了小路,在遠遠的河那邊。」
大兔子說:「我愛你,一真到過了小河,越過山的那一邊。」

小兔子想,那真的好遠。他開始睏了,想不出來了。

他看著樹叢後面那一大片的黑夜。沒有任何東西比天空更遠的了。

小兔子閉上了眼睛說:「我愛你,從這裡一直到月亮。」
「噢!那麼遠,」大兔子說,「真的非常遠、非常遠。」

大兔子輕輕地把小兔子放在葉子鋪成的床上,
低下頭來親親他,祝他晚安。

然後,大兔子躺在小兔子的旁邊,小聲的微笑著說:
「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,再──繞回來。」

當你很愛、很愛一個人的時候,也許,你會想把這種感覺描述出來。
但,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發現到的:愛,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。

Sunday, October 22, 2006

必然与偶然,记一次老同事的聊天,兼答hurricane1026

那天和以前一个公司的老同事一起聚会,大家差不多有3~4年没见了。

十几个人,在那里热火朝天的聊着,话题飞速的切换着,天文地理,海阔天空,五花八门,漫无边际。

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喝了些酒,大家的发言欲望都非常强烈,都在那里不停说:“你先停一下,先听我讲完这一段......别打岔......又跑题了,跑题了......”

所以,我得独立的,把那天没说全的话,有条理的记录下来,也算是阶段性思考的一个总结。

1、首先是从唐德刚的《袁氏当国》和《晚清七十年》说起的。小高已经看完了《袁氏当国》,而我已经看完了这两套远流的原版影印书,大家都很有聊聊唐德刚的欲望。我的看法是,从大局观来看,唐先生的历史见识,非常的了不起。他在多本书里,反复提到的“历史三峡”的论述,可以说是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历程,最为深刻与合理的分析。而从细节来看,唐先生的考证功力,也是很深厚的,文笔又是汪洋肆意、一气呵成的风格,读来特别的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和认同。

缺憾也不是没有,一个大问题是,从细节到全局,两头都很好,中间却少了些什么。很多大结论,无法从他的历史叙述里推出来。唐先生太喜欢用类比代替推理了,这样就容易使那个本来非常了不起的结论,显得有点站不住脚。还有一个小问题是,对于“本朝太祖”,唐先生批评不断,有事没事,都会把他老人家来出来骂一通,随便再拖上老蒋,这样的叙述就容易跑题,也太像拉家常了。

2、由“历史三峡”的观点,就引出了对于历史宿命论的讨论。我是非常同意唐先生的观点的,当年我曾经在肚子里打过的一个腹稿,叫做《中国历史大趋势》,也是想讨论,中国历史上的法律、思想、外交、政治、经济等等诸多方面,都在近代发生了重大的转折。无奈学力、学养、时间、智商,都不允许我铺出这么大个摊子来搞,所以最终成文的,也就只有一篇探讨中西法制思想史的文章。
因此,历史存在这样一个大趋势,我肯定是完全赞同的。但是他们几个,却不这么认为。于是,这就进入了探讨“必然性”和“偶然性”的关系的阶段了。

3、说到必然性,我就举了最近在看的另外一本书,法国的托克维尔写的《论美国的民主》。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论点:“这个世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,就是人与人之间,越来越平等。而这样的平等,最终推进了民主的实现。”

而我的观点是,时代、社会、技术、资讯等等方面的进步,正在越来越明显的减少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特别是从资讯来说,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,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他们知道什么,不知道什么了。随之而来的,表达意见的欲望,自然会日益增长,这将是一个必然趋势。

而一个社会以一种什么样的运作模式,来容纳、吸收、满足、管理、组织、汇集这种表达意见的欲望,就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制度选择。我并不认为,只有西方的民主代议制度,才能做到这一点。也许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制度结构,都是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,这也正是我不同意福山的《历史的终结》的原因。

4、然后就讨论到规律的问题,一伙人从量子力学开始说起,政治,经济,军事,历史,旁征博引,口若悬河。基本上,我的观点是:首先,无论大爆炸之后,产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,无论多么随机。这个世界一定存在一个必然性,就是“一定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。”当然,按照人择原理的论述,也可以表述为: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发展出一种能够理解他、认识他的人类,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存在着某种稳定的规律的。

其次,有规律,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是可以确定的,或者预测的。存在规律这样一种必然性,并不能否定符合这一规律的,各种偶然性的存在。

再者,根据复杂性原理(推荐阅读《复杂性中的思维》)不同尺度的研究对象,具有不同的规律。比如,分子尺度的化学规律,到了细胞尺度、生物个体尺度,会产生新的生物学规律;到了人的尺度,会产生新的心理学、生理学之类的规律。到了人类社会,会产生新的社会学、人类学的规律。再进一步,上下五千年,纵横八万里,从人类历史这个大尺度来看,他应该存在着一种历史学的规律。寻求这样的规律,是所有历史学家,存在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原因。如果历史没有任何值得探索的规律,那么历史学家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。

5、前段时间在JavaEye与hurricane1026讨论,我曾经留下一句话:看来你也看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东西,这个东西有空我来仔细讲讲吧。

基本上,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,就在于经济学家们打算把他推而广之,直接通过经济博弈模型的推导,得到所谓的政治学理论、历史学理论、社会学理论。而由于尺度的不同,这样的推导,几乎没有不犯错误的。

先说到这里吧,以后有空再聊。

Wednesday, October 18, 2006

儿子的自我意识

我们几个大人在讨论他究竟是像爸爸还是妈妈。
他听到了,很不满意这样的讨论。
就在那里自言自语:“我,我像谁,我像谁呀?我就是点点呀”
然后突然冒了一句成语:“我行我素”...

Monday, October 16, 2006

印客通,令我自豪的作品


  “印客通 2.0 Beta版”,从我加入印客网到现在,这个软件我们已经开发4个月了。可以说,这是目前为止,最令我自豪的软件作品。当然,这还仅仅是开始,更加强大、体贴、方便的功能,即将陆续推出。
  下面贴出的是这个软件的使用简要说明。简而言之,这是一个帮助用户自助排版的客户端软件。有空也到我们的印客网去看看,网站做得那是相当的漂亮。
  http://www.inker.com.cn

  打开印客通,选择您要DIY的产品种类。您会发现,这款精巧的软件几乎涵盖了您想象得到的任何印刷品(目前只提供图书产品)。选择立即开始进入制作流程。

  选择作品的开本大小.并输入作者和作品的名称(A区域).您也可以在此处用快捷方式打开(B区域)您以前编辑过的作品.完成后选择下一步。

  印客通提供了超强的导入功能。你可以将大多数的文本和图片文件导入,作为DIY的丰富素材。 选择导入本地文章可以导入word,txt,html等格式的文本文件;选择导入图片可以导入jpg,gif等格式的图片。
  如果你有博客,可以选择“导入Blog”,并输入你的blog地址,轻松地将该博客内的文章全部轻松导入。

  选中导入的图片拖拽到指定处,在标题栏中输入文字,即可制作出漂亮的封面。
  如果您觉得不喜欢某个封面模版,可以点选右上方的其他模版进行封面模版的更换。
  我们提供众多封面模版供您选择。

  在导入或者输入文章后,印客通会在一页内容排满后自动加页。如果您删除部分文字,软件也会自动减页。

  如果您想在某页插图,使该页有图文并茂的效果,您只需在选中该页的情况下点击右上角的内页模版进行切换,我们也提供了众多的内页模版供您选择。只要您愿意,每一页的版式都可以不同,但又都布局紧凑,有专业排版的效果。

  您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工具对文字进行各种编辑。如缩放,修改字体,改变字的颜色,背景色等等。

  将图片拖拽到图片框内后,您可以使用图片编辑工具进行缩放,翻转,删除等处理。如果您需要更换图片,只需要将新图片拖拽到图片框自动覆盖原图即可。
  如果您插入的图片精度不符合印刷要求,图片左上角会出现感叹号提示,此时,您可以将图片缩小,直到感叹号消失。或者考虑更换精度更高的图片。

  作品编辑完成后,点击左下角的上传作品后进入登陆页面。

  按照页面的提示填入订购信息,并选择支付方式。

  上传作品前,请确认您的作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.确认之后即可以开始上传.完成后即表示您完成了整个订购流程. 将在货款到账的7个工作日内收到您的作品。

Wednesday, October 11, 2006

说说“科学精神”

开宗明义第一句:“方舟子不是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。他的言论,只能证明他是一个科学主义信徒。”

先抄一下当年写的一个帖子《我的信仰地图》:

科学的有限性不但是必然的,而且是绝对的。真正的科学家,或者具有科学精神的人,永远都遵循着怀疑、验证的规律,而不会混淆知识与假想的界线。

当年特异功能流行的时候,钱学森与于光远之间有一场激烈的争论,我们知道,钱学森是一个科学家,而 于光远是一个—怎么说呢,就算是—社会科学家吧。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,钱学森认为这种现象值得研究,而于光远则大力反对,或者说科学立场比钱学森还要坚 定。这就是科学家与信仰科学者的区别。

在我看来,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,其基本的精神,都与信仰格格不入。当你成为科学的信徒,你就违背了 科学的精神;当你成为哲学的信徒,你就违背了哲学的精神。这样的人,在世界上的确不少,而且也的确在为害着这个世界。从历史上来看,科学的信徒与哲学的信 徒,为害世界的事情还真不少。也许有人要问,宗教的信徒不也一样为害世界吗?但是区别在于,宗教的信徒只是“可能”为害世界,而科学与哲学的信徒,则一定会为害世界。 ”

有人也许还要问,我是科学的信徒,但是我信仰的是科学的精神,难道也会为害世界吗?科学的精神,当然不会为害世界,但是这样的精神只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法,他只需要遵循,而不需要信仰。只存在是否严格遵循的问题,而不存在是否相信的问题。

我所理解的科学精神,应该有以下几点:
1、永远的怀疑精神
2、有一分证据,说一分话,有九分证据,不说十分话
3、承认在科学的疆界之外,存在着大量未知与无法解释的领域

方舟子,几乎不符合以上的任何一点,就举三个例子:
1、如果真有一篇证明四色定理的数学论文摆在他的面前,我也不相信方舟子能够看得懂。按照方舟子的逻辑,当年费马写的那句:“我已发现一个奇妙的证明,但是这一页的边空太小,写不下。”岂不是和黎鸣的口气如出一辙?岂不是也是无稽之谈?那350年来的无数有名无名的数学家,在方舟子的眼里,岂不是都在研究“伪科学”?虽然我也不相信黎鸣能够真的做出什么证明,但是,这种“不相信”,在黎鸣没有公布他的证明之前,只能“存疑”,而不是公开叫嚣,他肯定是个骗子。

2、方舟子对于中医的所谓批判,充斥着“看似逻辑的强证、孤证和以偏概全”。在《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》这个帖子里,有一个回帖就很不错:
科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?是客观!
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,不要绝对化.诸位否定中医中药不遗余力的大多是用归纳法,从有限的例子得到全称判断,显然有失公平!
我想问一问各位科学理性人士,以下两剂司空见惯的药方毒性有多少?
1,姜汤可以发汗,预防感冒;
2.冰糖梨汁治疗咳嗽,前段时间因为伤风落下咳嗽的症状,一直未愈,这几天每天用黄梨煮冰糖梨汁,已基本痊愈.
不能说这是现代医学的药方吧.绝对是民间流传几千年的中医药方,毒性在哪里?都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,如果说它们成分极为复杂,是否各位要绝食不成?你们天天吃的食物大都是可以入药的,而且从未进行过毒性鉴定的啊?
希望在大放厥词的同时,搞搞清楚,不要以偏盖全,偷换概念!
请在评述的时候把主语改成"部分中药",而不是"中药"!!
拜托各位科学理性人士了。

3、在另外一篇帖子《令人困惑的针灸》里,方舟子又下了这样的结论:
针灸还有许多谜团有待破解,但是有两点已比较清楚:针灸很可能对治疗某些疾病,特别是对镇痛,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不像传说的那么神奇,穴位也不那么重要;针灸是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,而不是通过其他未知的系统,例如传说的“经络”。
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说法,实在是可笑啊,如果真的能够确信“针灸是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”,那解释针灸就太容易了,哪里还会有所谓“许多谜团有待破解”?

我所能够看到的,对于方舟子批判中医最好的批判,是和菜头写的一篇《最艰难的辩护》,推荐一看。

Tuesday, October 10, 2006

桌面接龙游戏

問:OS為?
WinXP

問:這台是你的個人電腦?還是公司或家人共用的電腦?
公司

問:這張桌布是什麼?從哪裡取得的?
网上找到的一堆Windows桌面主题中自带的

問:更換桌布的頻率高嗎?
几乎不换

問:桌面上有幾多個ICON?
常用的,大概10多个吧

問:一堆檔案和捷徑放得亂七八糟的桌面,你看得下去嗎?
正在逐步培养定期整理的习惯

問:有沒有什麼堅持點?
没有,不太在意这个方面

問:有為了填這份接力,還特地整理一下嗎?
本来就要定期整理的,这次的整理提前了一点点...

問:最後請再傳給5個「我想看看他的桌面」的人。
Robbin江南白衣buaawhlcookoopotian

Monday, October 09, 2006

关注软件开发项目中的人[下]

7、狙击手型
狙击手是很难被考量他的工作效率的。他们一般都非常的沉得住气。最困难的技术问题,一般是由他们来解决的,最难发现和解决的bug,一般是由他们来搞定的。像这种高难度的活,基本上你不能给他们限制时间,信任他们,把最困难的事交给他们吧。

8、特种兵型
特种兵与狙击手比较容易混淆。 区别在于,特种兵喜欢搞自己的一套,而不愿意服从大局。他们真的能够完成任务,但是不太会考虑跟其他团队成员的配合。特立独行的性格,也使得他们相当的难以管理。所以,如果不是非“他”不可,那还是不要招进来的好。

9、一无是处型
莫文蔚有一首歌唱得很好:“你讲也讲不听、听又听不懂、懂也不会做、你做又做不好”。我不得不承认,我真的遇到过这样的程序员,基本上,我们都应该相信,有些程序员,其实是入错了行。

三、防人
有一句老话说得好: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做项目要成功,总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风险,并且能够预先防范。其中最重要的风险,同样是来自于人的。要确保项目成功顺利,就要懂得防人!

1、时刻提醒自己
项目是由项目经理来带领的,所以,一个项目的成败,归根结底,该由项目经理来负责。那么,在考虑项目风险的时候,作为一个项目经理,很重要的一个准备工作,就是考虑自己:我的长处在哪里?缺点是哪些?如果由于我自己的缺点,会给项目造成重大风险,那么,这些需要警觉的可能性,有哪些?我是不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,会不会在做判断,下决定时,受到各种情绪的左右?
比如说,我的长处是解决各种突发的问题,但是不太能够坚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。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:在一段时间内,我可能会沉迷于解决有趣的技术问题,而忘记了去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度情况。这就会给整个项目,带来巨大的风险。

2、准确的估计别人的能力
这个前面也提过,速度快的程序员,会给人一种假象,就是效率非常高,能力非常强,容易让人对他比较放心。如果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快枪手,就尤其危险。同样的,如果低估一个程序员的能力,也有可能引起心理的反感,毕竟被人轻视、看低,总不是一件好事情。更加重要的原因是,在分配任务的时候,应该量才而用,分配给这个人的工作,无论过少或者过多,对于项目来说,都是不利的。

3、预防各种消极心态
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消极怠工者、刺头,似乎突然之间,他们就不肯好好的干活了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项目太紧,压力太大;公司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,员工感到不公平;项目需求变动过于剧烈,让人无所适从;办公室政治,小道消息满天飞;对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表示不满;已经打算跳槽,最近就快提出辞职了;或者其他各种个人原因。
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,尤其要不断的锻炼提升自己的“察言观色” 的能力,能够尽早的发现程序员的情绪变化与心态反应,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。这自然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,我自己也仅仅是知道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提高。大多数技术人员出身的管理者,真的很少有人擅长这个方面,这也是不少项目,管得不好的重要原因。

4、预防机密外泄
项目的代码、文档、计划等等,都是公司的重要资产,如果被竞争对手获得,就会给项目和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。有些公司对此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措施,比如不准上网,不准带移动存储设备,不准收发E-Mail等等。还有些公司,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员工的网络通讯情况。还有大多数公司,都会跟员工签订一份或合理、或无理的《保密协议》。
对于这个问题,我是这么看的:
任何预防泄密的措施,都会给员工带来不信任的感觉,这样的感觉,永远都不会好。所以,真正要想办法,花大力气留住的,是人的心,而不是那些代码。不过更加现实一点来说,一份合情、合理、合法的《保密协议》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至于其他监控、断网的措施,除非一个公司大到像中兴那样,否则还是不要采用的好。毕竟你一个小公司,不能给人家大公司的待遇和保障,倒是让人家饱尝大公司的煎熬,凭什么呀?

5、预防人员离职
项目组关键成员的突然离职,往往是一个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。
有一次我在和当时那家公司的老板吵架。他当时在批评我,文档写得不够详细。我就顶了他一句:“写得不够详细,不是还可以问我的吗?”。
他接着说:“那要是你明天离职了呢?”。
我也接着顶:“通常的公司,都会规定离职通知时间的呀,重要的人员离职,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,并做好交接工作的嘛!”
他当时也在气头上,就说:“那你要是明天被车撞死了呢?”
这么说下去,自然是相对无言,不欢而散。不过这个对话,其实凸显了一个公司管理层真实存在的担忧心理,究竟该如何预防人员的突然离职?从我的经验来说,有两个主要的方法可以尝试,一个是结对编程,使得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,都不会只有一个人掌握。另一个是我曾经写过的一篇Blog,叫做《软件开发文档的持续集成》,其中心思想,就是尽可能的使得项目的文档,能够跟随项目一起生长,尽可能的使得已知的知识被写下来。

四、项目组之外的重要人物
项目要成功,项目组之外的人,也要很当心啊。

1、Stakeholder
这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专有名词,一般被翻译为:干系人;利益相关者;利害关系者;风险承担者;共同利益负责者;受益人。简单的理解,就是那些于项目成败有关系的人。他们关心项目的成败,是出于自身的利益。因此,出发点往往是善意的。当然,他们或者高高在上,或者一窍不通,或者自作聪明,或者自以为是,或者关心则乱,或者颐指气使。总之,难免会有让人气闷的时候。这个时候,重要的还是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,要常常提醒自己,心态要积极,要正面,要立足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。

2、老板是最后负责的那个人
无论成败,赚钱的是他,亏本的也是他。所以,不要总觉得老板不近情理,他肯定是希望你的项目能够成功的。作为项目经理,要相信老板不是你的敌人,更不要把老板真正变成你的敌人。要耐心的告诉他项目的实际情况,以赢得老板的信任与支持,这才是上策。

3、用户只需要懂得业务,不需要懂得技术
很少有用户,同时还是技术方面的行家,所以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,如果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,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,项目就会非常的难以开展。归根结底,用户没有义务理解你们的技术是怎么回事,而且,他们还是最终付钱的那个人。所以,尊重用户,尊重他们的需求,尊重他们的智力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建设工作。

4、部门利益与公司政治
公司里不会只有你这一个项目组,总会有其他的部门,有其他的人员,既不是你的上司,也不归你管辖。但是,一不当心,他们就可能会给你的项目制造麻烦。所以,任何时候,做人低调一些,为人和蔼一些,处世柔和一些,说话婉转一些,不要莫名其妙的得罪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人,总之,真的挺难的。

Saturday, October 07, 2006

软件设计中的分解难题

很有意思的分析,我也很想直接加入这个讨论,但是沿着T1的消息分派的思路往下谈,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,就扯远一点吧。

通常我们做软件开发,往往是最难的事情,就是分解。

对于将要做出来的那个系统,进行合理的分解。庖丁解牛,是一个不错的“隐喻”。解牛之前,也只能看得到牛的“表象”,对于牛的身体结构并无了解,贸然去做分解切割的工作,就会吃力不讨好。但是庖丁的活毕竟还是容易的,因为不同的牛的身体结构,还是大同小异的。

更加困难的是,我们面对着一个不同的动物,以前可能没有见过,当然,我们希望他不过是牛的一个变种或者近亲,这样过去的经验,还能派上一些用处。

再进一步,这个被我们分解的动物,并不是死的,他还是活的,不但会不断的动来动去,甚至还会长出些新的器官和骨骼来。这就太恐怖了。

通常我们所做的分解的决策,一般会从上自下的进行(分解这个词,就隐含了这个意思)。这样的分解有两层意思:
一是:在本层面看来,几个部分可以相对独立的分工的。
二是:从上一层面看来,这几个部分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合作的。

麻烦的就是,当这种分解逐渐细化之后,原本就不太了解的细节浮现出来了,这下才发现,原本的那种分解,并不合理,需要在某一层次上,重新分解,最糟糕的,就是需要整个系统设计推倒重来。

一般我们能够用到的分解策略,也无非就是两种,纵向的业务分解,横向的技术分解,然后再把这横向纵向的参合在一起,搞成更加复杂的网状结构。。。

从上自下的分解,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,一个是与语言无关的分解,一个是与语言相关的分解。前者,可以称之为设计,后者,可以称之为实现。而T1 探讨的内容,我的理解是:在实现阶段,不同语言,对于各种分解需求的支持。不同的消息分派机制,对于同样的分解、再分解需求的支持能力是不同的。这也就是 各种语言,在实现同样的设计时的难易区别。当然,我们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,特定语言的功能限制,会迫使我们去修改原本很自然的,语言无关的设计结构, 这就是无奈但自然的现象了。

再进一步探讨,为什么设计这么困难,因为存在未知的复杂性。灵活方便的语言,有助于开发设计人员,快速、轻松的调整已有的实现、甚至设计方案。而那 些使用死板、僵硬的语言的工程师们,就要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。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发明一种新的语言的原因。在我看来,语言应该更进一步,对于设计,尤其是 开发过程中的再设计,提供更好的支持。

关于DJ的开发思路
http://zbw25.spaces.live.com/Blog/cns!1pA6-3FOo9yNp_4lmEHxdDqA!344.entry

为什么DJ要将Event提出作为语法概念
http://zbw25.spaces.live.com/Blog/cns!1pA6-3FOo9yNp_4lmEHxdDqA!358.entry

这样的思路,其实是一种实验主义的方法,而再次之前,软件设计,要么就是凭借工程师在丰富经验之后,具有的技术直觉。要么就是试错,再试错,在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之后,完成一次系统开发。

先说到这里吧......

原本的讨论帖《失踪的链环》
http://www.javaeye.com/topic/256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