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22, 2006

必然与偶然,记一次老同事的聊天,兼答hurricane1026

那天和以前一个公司的老同事一起聚会,大家差不多有3~4年没见了。

十几个人,在那里热火朝天的聊着,话题飞速的切换着,天文地理,海阔天空,五花八门,漫无边际。

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喝了些酒,大家的发言欲望都非常强烈,都在那里不停说:“你先停一下,先听我讲完这一段......别打岔......又跑题了,跑题了......”

所以,我得独立的,把那天没说全的话,有条理的记录下来,也算是阶段性思考的一个总结。

1、首先是从唐德刚的《袁氏当国》和《晚清七十年》说起的。小高已经看完了《袁氏当国》,而我已经看完了这两套远流的原版影印书,大家都很有聊聊唐德刚的欲望。我的看法是,从大局观来看,唐先生的历史见识,非常的了不起。他在多本书里,反复提到的“历史三峡”的论述,可以说是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历程,最为深刻与合理的分析。而从细节来看,唐先生的考证功力,也是很深厚的,文笔又是汪洋肆意、一气呵成的风格,读来特别的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和认同。

缺憾也不是没有,一个大问题是,从细节到全局,两头都很好,中间却少了些什么。很多大结论,无法从他的历史叙述里推出来。唐先生太喜欢用类比代替推理了,这样就容易使那个本来非常了不起的结论,显得有点站不住脚。还有一个小问题是,对于“本朝太祖”,唐先生批评不断,有事没事,都会把他老人家来出来骂一通,随便再拖上老蒋,这样的叙述就容易跑题,也太像拉家常了。

2、由“历史三峡”的观点,就引出了对于历史宿命论的讨论。我是非常同意唐先生的观点的,当年我曾经在肚子里打过的一个腹稿,叫做《中国历史大趋势》,也是想讨论,中国历史上的法律、思想、外交、政治、经济等等诸多方面,都在近代发生了重大的转折。无奈学力、学养、时间、智商,都不允许我铺出这么大个摊子来搞,所以最终成文的,也就只有一篇探讨中西法制思想史的文章。
因此,历史存在这样一个大趋势,我肯定是完全赞同的。但是他们几个,却不这么认为。于是,这就进入了探讨“必然性”和“偶然性”的关系的阶段了。

3、说到必然性,我就举了最近在看的另外一本书,法国的托克维尔写的《论美国的民主》。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论点:“这个世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,就是人与人之间,越来越平等。而这样的平等,最终推进了民主的实现。”

而我的观点是,时代、社会、技术、资讯等等方面的进步,正在越来越明显的减少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特别是从资讯来说,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,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他们知道什么,不知道什么了。随之而来的,表达意见的欲望,自然会日益增长,这将是一个必然趋势。

而一个社会以一种什么样的运作模式,来容纳、吸收、满足、管理、组织、汇集这种表达意见的欲望,就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制度选择。我并不认为,只有西方的民主代议制度,才能做到这一点。也许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制度结构,都是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,这也正是我不同意福山的《历史的终结》的原因。

4、然后就讨论到规律的问题,一伙人从量子力学开始说起,政治,经济,军事,历史,旁征博引,口若悬河。基本上,我的观点是:首先,无论大爆炸之后,产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,无论多么随机。这个世界一定存在一个必然性,就是“一定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。”当然,按照人择原理的论述,也可以表述为: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发展出一种能够理解他、认识他的人类,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存在着某种稳定的规律的。

其次,有规律,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是可以确定的,或者预测的。存在规律这样一种必然性,并不能否定符合这一规律的,各种偶然性的存在。

再者,根据复杂性原理(推荐阅读《复杂性中的思维》)不同尺度的研究对象,具有不同的规律。比如,分子尺度的化学规律,到了细胞尺度、生物个体尺度,会产生新的生物学规律;到了人的尺度,会产生新的心理学、生理学之类的规律。到了人类社会,会产生新的社会学、人类学的规律。再进一步,上下五千年,纵横八万里,从人类历史这个大尺度来看,他应该存在着一种历史学的规律。寻求这样的规律,是所有历史学家,存在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原因。如果历史没有任何值得探索的规律,那么历史学家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。

5、前段时间在JavaEye与hurricane1026讨论,我曾经留下一句话:看来你也看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东西,这个东西有空我来仔细讲讲吧。

基本上,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,就在于经济学家们打算把他推而广之,直接通过经济博弈模型的推导,得到所谓的政治学理论、历史学理论、社会学理论。而由于尺度的不同,这样的推导,几乎没有不犯错误的。

先说到这里吧,以后有空再聊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